本文藉由文化創意產業(下稱文創產業)關鍵指標,包含營業收入與外銷收入等數據,與英國創意產業及韓國內容產業[1]之發展概況進行比較,以檢視臺灣文創產業發展趨勢與國際發展是否同步,或因國情而有特殊情勢[2]。
綜觀2023年英國創意產業[3]、韓國內容產業[4]與臺灣文創產業等營業額表現之成長率。整體來看,韓國與英國皆在歷經疫後連續兩年的強勢復甦後,2023年韓國內容產業營業額,與英國創意產業附加價值毛額(Gross Value Added,GVA)皆明顯回落,約與2022年持平,成長率分別為-0.01%與0.32%;我國文創產業營業額表現雖亦趨緩,但在國境開放較晚、實體娛樂消費市場的持續成長下,營業額成長率為3.45%。(如圖1-1)。
資料來源:英國文化、媒體暨體育部,發布日期為2024年12月;韓國文化內容振興院《2023年下半年及全年內容產業趨勢分析報告》,發布日期為2024年6月;財政部財政資料中心,2024年8月。
就次產業營業額表現觀察,2023年英國創意產業附加價值毛額除「影視廣播等影像及攝影相關」與「IT、軟體及電腦服務」為負成長,其餘皆為正成長,其中以「設計(包含產品、圖像及流行時尚)」(13.14%)成長幅度最大,其次為「博物館、藝廊及圖書館」(7.61%)、「音樂、表演及視覺藝術」(5.56%),以及「建築」(4.91%)(如表1-1)。
註:年複合成長率(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,CAGR),統計年度為2018-2023年。資料來源:英國文化、媒體暨體育部,發布日期為2024年12月。
2023年韓國內容產業中,以「出版」(-2.64%)、「遊戲」(-3.54%)、「電影」(-6.49%)、「廣播電視」(-4.42%),以及「廣告」(-3.14%)等產業營業額較2022年下滑,主要因相關產業前幾年成長快速,相對基期較高;而營業額為成長之產業,依成長幅度排序分別為「音樂」(15.21%)、「知識資訊」(6.15%)、「漫畫」(5.97%)、「內容解決方案」(4.38%)、「角色(商品化人物)」(2.24%),以及「動畫」(0.97%)等(如表1-2)。
註:年複合成長率(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,CAGR),統計年度為2018-2023年。資料來源:韓國文化內容振興院《2023年下半年及全年內容產業趨勢分析報告》,發布日期為2024年6月。
具國際競爭力指標的外銷金額部分,根據最新數據顯示,2021年英國[5]創意產業外銷出口隨著疫情趨緩,外銷金額成長8.80%;而韓國內容產業[6]與臺灣文創產業外銷金額表現較為相近,在歷經2022年的成長後,2023年受全球總體經濟環境影響出現下滑,2023年外銷金額分別較2022年下滑2.11%、0.04%(如圖1-2)。
註:英國僅更新至2021年總體數據,後文不再分析英國次產業外銷變化。資料來源:英國文化、媒體暨體育部,發布日期為2023年11月;韓國文化內容振興院《2023年下半年及全年內容產業趨勢分析報告》,發布日期為2024年6月;財政部財政資料中心,2024年8月。
韓國內容產業外銷金額表現以「漫畫」(73.15%)表現最佳,其餘產業依成長幅度排序分別為「知識資訊」(27.06%)、「角色(商品化人物)」(25.82%)、「出版」(23.23%)、與「音樂」(13.79%);而外銷金額下滑者以「動畫」(-31.77%)下滑幅度最大,其餘依序為「電影」(-13.00%)、「廣播電視」(-12.84%)、「廣告」(-1.58%)與「內容解決方案」(-0.17%)等產業(如表1-3)。
註:年複合成長率(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,CAGR),統計年度為2018-2023年。資料來源:韓國文化內容振興院《2023年下半年及全年內容產業趨勢分析報告》,發布日期為2024年6月。
2023年我國文創產業外銷金額以文化部主管之相關產業表現較佳,其中「文化資產應用及展演設施產業」(1,098.19%)外銷金額小、波動大,而「視覺藝術產業」(62.14%)、「流行音樂與文化內容產業」(31.26%)、「廣播電視產業」(28.94%)與「工藝產業」(17.33%)等成長幅度皆達雙位數,主因國際跨境交流恢復正常,觀光旅由、國際展會交易恢復舉辦,帶動相關產業外銷收入成長。
而外銷金額下滑者包含「建築設計產業」(-24.52%)與「視覺傳達設計產業」(-23.54%)、「設計品牌時尚產業」(-18.58%)、「創意生活產業」(-17.77%)、「產品設計產業」(-13.58%)以及「廣告產業」(-0.98%),受到總體經濟環境不穩定影響,全球終端消費市場趨緩,連帶影響我國設計、廣告等產業外銷收入(如表1-4)。
註:年複合成長率(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,CAGR),統計年度為2018-2023年。資料來源:財政部財政資料中心,本年報整理2024年8月。
整體來看,比較韓國內容產業與臺灣文創產業出口表現,除2019年以外,其餘年度之發展趨勢大致相同,2023年受到總體經濟環境不穩定影響,以及中國疫後經濟復甦不如預期等因素,使全球終端消費市場趨緩,連帶影響文創相關產業外銷收入。
隨著數位紅利消退,以及實體活動在歷經報復性消費後也逐漸回穩下,除個別廠商須思考疫後銷售模式外,也亟需國家整體拓銷協助,系統性地擬定策略布局,如韓國文化內容在自有平臺,如漫畫及流行音樂等平臺的推動下,持續輸出並帶動本土原創內容發展;而我國則可策略性地規劃市場通路,擬定優先次序與資源分配,並集結公私部門的力量,以國家隊的方式,為產業創造臺流黑潮。
[1] 英國是創意產業概念被提出的起點,韓國雖然整體內容產業規模不如美國、英國,但其發展的企圖心以及對我國的影響都不容忽視。
[2] 因各國正式發表的統計報告其資料年度較我國落後,故本文將著重於觀察我國歷年發展趨勢與各國之差異。
[3] 透過年度商業調查(Annual Business Survey)的問卷調查形式,計算相關產業附加價值,目前最新數據更新至2023年。
[4] 透過每年度內容產業問卷調查進行營業額調查統計,目前最新數據更新至2023年。
[5] 透過英國國家統計局、國際貿易部等相關部會,整合相關統計數據如商品貿易、國際服務貿易、國際遊客調查等數據進行統計。目前僅更新至2021年數據。
[6] 透過每年度內容產業問卷調查進行外銷金額調查統計。目前更新至2023年數據。